舜江时评|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最新平台送体验金
徐根凯
截至今年11月,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27.14万人。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制定落实一系列举措,着力加强全市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切实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老年人群幸福指数。(12月9日《余姚日报》)
养老,是最大的民生。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事关千家万户安康幸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一座城市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折射着城市温度,体现着民生情怀,寄托着为民初心。近年来,余姚积极推进基层养老事业、培育社会养老产业、优化养老发展环境,探索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智慧养老”的幸福路径,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四明山区所有乡镇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配备了全套无感服务智能终端,与省“浙里康养”数字化平台中的“老人码”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助餐管理、托养照护、远程问诊等点单式智能服务;再如,大岚镇后朱村的“岚山暖巢服务队”从2015年开始就为老年人提供送餐、送药等服务,近年来又结合“一键探视”,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各类实时需求。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超99%的老年人在居家和社区养老,仅有不到1%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因此,如何让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各地养老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一日三餐”为例,多地通过建设“长者饭堂”“共享餐厅”,不仅解决了部分老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也为常年在外打拼的子女减轻了负担和压力。下一步,各地要积极总结经验,一方面探索建立智慧化老年助餐平台,进一步增强供需精准对接,探索多元化经营,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在税收、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和吸引更多市场主体、社会资本主动进入养老产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每一个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养老和医疗的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在社会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独居老人的个人档案,为其提供医疗咨询、志愿活动、义工服务等,积极关怀和陪伴独居老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养老服务体系将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工作会持续提质增效,“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美好晚年,将成为更多老年人的生活写照。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刘文治 三审:陈斌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