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皆景 城在园中 余姚打造推窗见景“公园城市” -最新平台送体验金

2024-01-01 08:18 来源:姚界客户端 记者 陆燕娜
分享

开栏的话

2021年12月底举行的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地的进程中奋力争先进位,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更具美誉度、更具幸福感的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的奋斗目标。两年来,全市上下围绕这一目标,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建设“最名邑”,再创新辉煌,一幅美丽幸福新画卷在四明大地徐徐展开。

为生动展示市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为新一年继续争创“两个先行”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力量,本报特推出“建设最名邑 四明展新颜”栏目,敬请关注。

微信图片_20231227122800.jpg

昨天下午3点多,在五·一文化公园的多功能儿童活动场地上,不少市民正带着孩子休闲玩耍;周围的绿道、连廊处,到处都有或结伴散步、或拍照打卡的居民,现场一派幸福美好的假日生活气息。

五·一文化公园位于兰江街道姚江社区金麟府小区东侧,总投资约2.22亿元,绿地面积约5.55万平方米,于2023年11月30日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成为周边群众休闲、锻炼、遛娃的热门去处。

市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为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我市全面推进公园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让城市建设更加贴合群众所需,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大力建设生态绿道,实现公园与城市景观融合,确保城市环境更宜居、群众生活更幸福。

“在城市‘边角料’中寻求绿色增量,是这两年城区公园建设的亮点。”市园林风景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欣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市在此前建成完善玉皇山公园、姚江公园、蛇山公园、黄山儿童公园等一批专类公园的基础上,着力盘活城区零碎“空间”,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规划新建或改建一批“口袋公园”“甬小园”,新增公园绿地9.53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据介绍,“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而“甬小园”是指比“口袋公园”面积还要小的破碎小型地块。

处处皆景,城在园中,“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如今,漫步姚城街头,一座座形态各异、设计精巧的“口袋公园”“甬小园”随处可见。这些小公园虽然袖珍,却“五脏俱全”,通过对原有绿化景观进行品质提升,再配套建设附属设施,成为了市民家门口的休闲游憩场所。

上月中旬,位于丹凤小区西区东北面的丹凤“甬小园”建成开放。该园由原先小区的一块空地改造而来,面积约426平方米。改造后,园内栽植了八仙花、四季桂绿篱等植物,新增凉亭、象棋座椅、成品桌椅等设施,还添置了多个健身器材。自开放以来,这处小公园受到了不少居民的欢迎。“原来我们小区没有健身场地,现在政府把这块空地改建成了小公园,供大家锻炼、散步。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再好没有了。”该小区67岁的居民周乐琴乐呵呵地说。

生态绿道是重要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承载着生态调节、景观营造、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是惠及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姚江、最良江、候青江横穿城区而过,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气,也为三江六岸的绿道建设铺就了基底。

“我市按照‘环山、顺水、沿城、连景’的绿道设计理念,推进城市绿道网络建设,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市住建局总工程师王其辉介绍,自2021年以来,我市先后建成环姚江、最良江绿道和环姚江、候青江绿道。如今,这两条绿道已形成环线,统称为余姚城市滨江水环绿道,全长约16公里。2023年8月,环姚江、候青江绿道成功入选第五届“宁波最美绿道”。目前,余姚城市滨江水环绿道正在角逐“浙江最美绿道”。

微信图片_20231114102823.jpg

“余姚城市滨江水环绿道沿线串联余姚多个功能组团、社区、公园等节点,途经玉皇山公园、公共文化中心、龙泉山、阳明古镇等大型公共空间及文物保护单位,沿线配备了多个休息驿站、观景平台等设施,形成了一个畅通、无障碍的环形城市慢行系统,在为姚城营造特色景观系统、有效美化城市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温馨指数。”王其辉说。

用心打磨一座“公园城市”,也是在进行一次次的“城市更新”。据了解,2024年,我市还将新增10余个“口袋公园”,确保城市美好空间持续“上新”,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带给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编辑、一审:应红渊 二审:沈媛仪 三审:陈斌荣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白菜网送体验金网站大全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